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查看详情 >

舆情反思录(一):常态治污保蓝天

发布时间 : 2017-02-20 16:30:53 文章来源: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 中原冶炼厂官方网站

  雾霾笼罩、水质污染、土壤板结……,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我国政府和公众最大的难题。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突破日益恶化的生态穹顶,让公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是我国政府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攻坚目标,也是污染源排放企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去年年底,公司因设备操作不当而出现的一场废气排放事件的消息,在微博、微信甚至各大主流媒体网站上被相继转发,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公司被推向了风口浪尖,铺天盖地的质疑接踵而至,更有甚者提出了“雾霾根源”的无端猜想。事后经环保部门的深入调查,得出了调查结果:事件发生时大气污染因子颗粒物(烟尘)超标值范围123.22-221.61mg/m³,最大超标倍数0.85倍,超标3次。虽然环保部门最终给出了客观公正的结论,但此事给公司社会公信力带来的影响和所引发的舆情危机值得深入进行反思。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公司建厂之初就把“建立治污长效机制”作为立厂之本,主动配合政府打响治污攻坚战,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如今,公司顺利实现转型升级,通过引进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富氧底吹造锍捕金”技术,使企业由原来的以金为主,到现在可回收9种金属元素,资源利用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不仅如此,公司还立足于源头控制、过程干预、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治理理念,使污染治理成为一种常态。同时,采用了环保节能新技术、预转化及中低温位热回收新技术、余热发电技术、环保集烟和硫酸尾气采用可资源化的离子液脱硫技术,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维持在100 mg/m³ 以下,优于国家850 mg/m³和河南省200mg/m³的排放标准,其他“三废”排放标准也均优于河南省地方标准,为早日实现“黄金产量亚洲第一”、“清洁生产国际先进”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解决企业污染物排放难题,保护周边环境,公司分别对原料传送、熔炼上料、火法冶炼等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和工艺烟气,阳极泥处理及综合回收系统、渣选矿系统、循环水系统等生产环节加装除尘治污设备,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尾渣、吹炼渣等各类污染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从源头上避免了污染源的二次污染。
  虽然公司在环保治理和设施上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在当前社会的大背景下,百姓谈“霾”色变,提及冶炼企业评价最多的往往都是“污染企业”、“人民公敌”、“雾霾元凶”等等带有指责性的评价,而社会舆论的引导也让公众始终都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我们,何时才能破除百姓心中“冶炼企业就是重污染企业”的误解?冶炼行业是否真的应该为“雾霾”埋单?
  有数据显示,全年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贡献约占28-36%,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4-72%。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为主要来源,分别占31.1%、22.4%、18.1%和14.3%,餐饮、汽车修理、建筑涂装等其他排放约占PM2.5的14.1%。由此看来,冶炼加工行业并非废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电力热力供应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中国大气污染、PM2.5愈发严重的主要因素。
  雾霾的来源是多样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理环境污染自然也非朝夕之功。当前,环保理念、设施上投入和环保治理常态化只是打好雾霾治理攻坚战的一个方面,接下来,如何进一步优化工艺、提升指标、降低排放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